8月23日,拾级而上——泓岭美术馆建馆十周年纪念展在深圳市泓岭美术馆正式开幕。本次展览从回顾与展望拉开帷幕,通过艺术展览、学术研讨和美育推广等板块,全面展示美术馆十年来的发展成就,同时探讨新时代美术馆的社会责任与发展路径。
图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、中国美术馆藏品征集保管与修复指导委员会副主任、研究馆员、北京大学中国美术馆博士后合作导师、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
图丨国务院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、国资委中国经联会产业金融委员会经济学家
本次展览不仅展出了清代沈宗敬《云壑飞泉》、徐悲鸿《双喜图》、关山月《南洋女孩》、李可染《牧笛图》等艺术珍品,还汇聚了数十位当代艺术家的近百件力作,呈现了一场跨越百年的艺术对话。艺术家们亲临现场,与观众分享创作心得,共同探讨着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的未来方向。
泓岭美术馆自2016年成立以来,始终秉持艺术为民的理念,十年间举办了大量高质量展览和公共教育活动。这种展览+学术的模式,不仅提升了展览的学术深度,更为艺术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案例。同时,泓岭美术馆也始终关注青年艺术家的成长。十年来,馆方持续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展示平台,发掘和培养了大量艺术人才。在特殊时期馆方克服困难,坚持举办了30余场公益展览和教育项目,“美在泓岭,赏心悦目在泓岭已成为深圳市民的文化共识。
作为岭南地区重要的民营美术馆,泓岭美术馆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艺术生态建设的重要力量。持续为深圳市民提供高品质的文化服务与艺术体验。
“拾级而上”在普通话里面念“拾(shè)级而上”。但同时这个字又是大写的数字十字,又是泓岭美术馆建馆十周年,这个成语就是预示着一步一个台阶往前走,泓岭美术馆走过了十年。这十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,举办了很多高规格的学术性展览,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。
泓岭美术馆在深圳来说,对于加强粤港澳之间传统文化的交流,以及南北方之间的艺术家的交流,我觉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,也发挥了它独特的价值。这一次展出的这些作品都是全国的一些名家,还有我们本地的一些很优秀的传统艺术家的作品,我认为它正好也是反映了在新时代,我们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、创造性转化的最好实践。
这次泓岭美术馆建馆十周年,我专门拿了幅六尺整纸的荷花作品,我这件作品是去年新画的。荷花它象征的意义有和平、和风、盛世的寓意,也是基于泓岭美术馆开馆十周年的展览活动,用这幅作品带来祝福。
泓岭美术馆作为中国当代的民营美术馆的一个现象,在艺术产业和美术事业中是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对象。泓岭美术馆在这十年的坚守里边,一方面体现出一个民营美术馆对于这个艺术事业的一种执着,另外也体现当初对于艺术家,特别是对于青年艺术家的这种关注和支持。所以泓岭美术馆的十年,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和庆贺的事件。
泓岭艺术馆建馆十周年,我非常的激动,这十年以来,我馆共举办了近七十余场专业的美术展览,近百场文化交流活动。为深圳的市民美育活动和公共教育事业也做出了很多的贡献。一直以来,我们致力于深圳的文化热土上和广大居民、文艺爱好者一起前行,我们也在大湾区的交流中做出了很多的努力。近百余场的文化艺术交流也是我们的倾情奉献。